近年來,等離子顯示屏的發展日漸迅速,開始取代CRT和背投電視等演示設備,在公司演示,教育行業,公眾信息顯示等市場取得了一定的份額。預計在未來的2-3年內,隨著等離子顯示屏技術的提高和價格的下降,30-50英寸,或者更大尺寸等離子顯示屏的銷售將進一步繁榮。但是很快,許多新的競爭者將加入這個市場,包括有機光發射顯示(OLED)和光發射聚合體顯示(LEP),它們采用了一種噴墨打印的過程。
Stanford Resources的一個分析師指出,等離子產品市場的加速發展源于其質量的突破�,F在,等離子產品的顯示看起來不僅僅是OK,而是非常出色。行業聯盟的努力推動了產品品質的不斷改進。該分析師提及了日本電視技術的領導者,NHK公司,為1998年長野冬季奧運會開發了高清晰度的等離子顯示屏,克服了一個個技術難題,提高了對比度和亮度,超越了以前的產品。NEC公司視訊產品市場經理進一步指出,從行業發展角度分析,我們正致力于第六代產品。每一代產品都有很大程度的飛躍,現在等離子產品足以和其它顯示產品媲美,甚至更好。
另一個導致等離子產品市場增長的原因在于價格的下降。下降幅度雖然不是很大,但行業人士認為下降趨勢會持續下去。Pioneer公司的一位負責產品市場和行銷的副總裁指出,雖然價格的下降不像人們期待的那樣快,如同其它電子消費產品和計算機周邊產品那樣,但畢竟是在下降。Stanford Resources預測到2003年,40到49英寸的等離子顯示屏的市場價格將降到低于3000美元,從而被廣泛用于多種場所,市場發展迅猛。他們還預測,2000年公司會議室使用等離子顯示屏的數量約為25,000臺,這一數字到2002年將達到46,000臺,而到2004年,將進一步達到84,000臺。公眾信息顯示用等離子產品(比如機場)將從2000年的23,000臺增加到2002年的45,000臺,2004年的68,000臺。然而更大的發展還在于家庭電視市場。早期的很多發展工作都是受這一數百萬計的市場潛力所帶動。
可以預測,如果主流等離子產品價格降至3000美元以下,等離子產品將大量進入消費電視市場,并將給投影行業帶來強有力的競爭。
國內家用大屏幕產品市場,2002年4月,繼長虹精顯背投、TCLHiD等國產高端電視行列產品后,創維集團推出普及價等離子電視。據稱40寸等離子電視售價在5萬元以內,年生產力1萬臺。集團彩電事業部相關人士表示,在國內目前出現的新興技術中,
等離子和液晶是電視發展的潮流。來自市場的反饋表明,薄、輕和圖像質量越來越為消費者看重,這恰恰是等離子和液晶電視的優勢,只是目前國內還有待形成產業化規模。盡管創維此款產品解決了等離子電視過去的致命傷—散熱問題,并且提高了顯示亮度,可目前國產等離子電視還存在技術瓶頸—顯示屏的制造,這也是國產等離子電視跟國外品牌比的最大劣勢所在。此次推出的等離子電視屬第三代技術,顯示比例沒有采用通行的16:9,而采用了4:3這種符合中國人收視習慣的長方形屏幕;沒有用歐美流行的暗色,而提高了顯示亮度,使色彩更鮮艷。2002年7月,TCL公司在廣東宣布一款40寸等離子顯示器(VGA:640*480;顯示方式
4:3 格式)驚人的降價消息:新品短時間內促銷價格達到人民幣29,800,并在北京國美電器等賣場開始銷售。而相同賣場同期國外產品價格也下降迅速。如松下42寸(852*480;顯示方式
16:9 格式)零售標價也在4萬多元。等離子產品競爭激烈的趨勢相當明顯,在2002下半年度,各廠家大量產品陸續上市的前提下,等離子產品應該還存在一定的降價空間。
尊重原創信息
請勿任意轉載
尊重原創信息
請勿任意轉載
|